“非遗民宿,正是让传统文化‘活’起来的最佳载体。”广东省旅游协会民宿分会副会长、广东省旅粤家民宿学院院长吴静在评审现场说道。随着报名通道的关闭,6月27日,“南方·真乡·广东省非遗民宿等级评定”活动正式进入专家实地评定环节。
实地评定人员现场观看非遗表演“龙舟说唱”。
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旅游协会标准委员会、南方农村报、中国农业非遗研究中心、广东旅粤家民宿学院与真乡平台联合发起,旨在推动广东省非遗民宿产业标准化、品牌化发展,构建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的创新路径,打造广东非遗民宿的权威评价体系和精品品牌集群。
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,活动受到广泛关注,吸引了全省各地非遗民宿踊跃报名,经资格审查后,共24家非遗民宿进入专家实地评审环节。
为全面了解民宿相关情况,专家评审团将于6月27日至7月16日前往全省12个地市,对参评非遗民宿进行逐一实地踏访,并和主理人进行沟通,聚焦非遗主题元素、特色文化符号、历史印记留存、非遗体验活动、特色餐饮服务、定制化产品等维度,对每个民宿进行初评。同时,对发现的问题,专家组及时给予建设性的指导和建议,助推民宿的改进和提升。
美好院望•聚星里民宿主理人徐灵枝演示非遗烧番塔。
实地评定人员在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仙岗村民宿现场评定。
作为广东首次非遗民宿“大考”,本次评定依据T/GDTAS 005—2023《非遗主题民宿评价规范》,对广东省内融合非遗文化元素的民宿开展综合实地评审,最终评选出银牌级、金牌级、白金级非遗主题民宿。
实地评定人员在佛山市顺德区龙归里主题民宿现场评定。
这场评定恰逢广东文旅升级热潮:7月11日《乡村旅游民宿质量规范》新规即将实施,非遗民宿正式进入标准化赛道。广东作为非遗资源大省,拥有近1000项省级及以上非遗项目,从广绣、木雕到醒狮、龙舟,每一项都是岭南文化的生动写照。这些非遗项目正通过民宿这一载体,从博物馆走向大众生活。
据介绍,本次评选的最终榜单将于7月下旬揭晓,获评民宿将获南方农村报与广东省旅游协会标准化委员会联合授牌,成为全省非遗民宿“官方认证”标杆,优先纳入行业宣传矩阵;入选“非遗主题乡村旅游精品线路”,在真乡平台专属频道、南方农村报等媒体平台矩阵曝光;登上《广东非遗民宿发展报告》,成为行业发展案例被政府、企业参考。
据了解,“真乡”是南方农村报社推出的广东乡村旅游服务平台,采用“一平台三载体”服务体系,集成优质乡游内容,设有“古村古镇”“必睡民宿”“精品线路”等多个板块,深入挖掘乡村价值。平台上线后迅速吸引大量用户,上线三天活跃用户即破万,目前注册用户已超十万,活跃用户和进驻商家数量持续增加,多个话题浏览量短期内突破百万,展现了强大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。
采写:南方农村报记者 杨娉婧
摄像:巢芮
来源:南方农村报
盛康优配-股市配资公司-配资注意事项-股票配资专业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